程蓉,湖南益阳桃江人,女。24年,从军嫂到警嫂,从老师到社区书记,身份有变化,始终服务群众、始终传递正能量的初心没有变化。大家可能都在想,“好人”到底是哪类人?是经常听“谢谢”“辛苦了”“多亏有你”的那个人?是什么事都冲在前头的那个人?是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的那个人?如果是,程蓉便是这样的好人一个。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激发出人们性本善的一面,让西园古巷和谐且幸福,逐渐变成一条好人巷。
一个好人带出一片好人
2020年的春节,给很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全国,传染性很强,而且每个人都是易感者,这让人们都处于恐慌当中。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定要筑牢西园这0.15平方公里阵地的安全线!”这是大年三十傍晚,程蓉向社区党委所有党员发出的号召。身为警嫂的她,自带一股冲劲,在大家都呆在家里躲避疫情的情况下,她带着11名青年党员不顾“暴露”在外的风险,毅然向社区集结,成立了一支党员突击队,冲锋这场全国战“疫”的第一线。
“我出现发热的症状了,现在很担心,家里还有个几岁的孩子,我该怎么办?”通话中居民的声音略带哭腔,她明显的手足无措让程蓉格外心疼,“你别慌别急,我们会想办法帮助你。”程蓉一边安慰她并详细询问目前症状,一边立即找出她目前居住区发热门诊的地址,告知她戴好口罩开车前往治疗,同时通过长沙城市社区党建联盟群,与这名居民居住地社区负责人取得联系并将情况详细告知,对其及其家人给予帮助。在程蓉眼中,这些居民就是一大家子的兄弟姐妹,谁家遇着点事儿都会让她急在心里。
“妈妈,你外出排查时一定要记得戴好口罩,保护好自己,我在家等你回来!”这是一个儿子对奔赴疫情防控战场的妈妈每天都要说的一句话。程蓉面对儿子的嘱咐心中略有不舍,可她深知西园的1576户居民更需要自己。在疫情面前,她的耐心爱心,让居家隔离的居民感觉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她的不畏不惧,更带动众多青年党员自发参与疫情防控战中。
“老婆,看到你柔弱矮小的身材,却如此坚强勇敢,让我这个当过兵扛过枪的男子汉也很感动!”身为公安民警的丈夫给程蓉写的这样一情深意切的家信,燃爆社区工作群,给在社区防疫一线单身小年轻们喂饱“狗粮”。程蓉和丈夫每天也奔忙在维护治安和防控疫情的一线岗位,她每天深夜回家时儿子早已熟睡,丈夫则要么还在外执勤要么已先休息,这段时间,几乎没有机会全家能在一起说说话。程蓉为此很是愧疚,收到这封家信,看到丈夫如此理解自己,她一下充满了动力和信心。社区同事悄悄将这封信在工作群里转发,让信中的真挚情感感染青年党员们,给大家加油。社区的党员突击队在程蓉的带领下,从大年三十奋战至今,紧急集合连夜入户,排查外来人员和返长人员,分网格发放倡议、宣传政策、科普防护知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个个干劲十足,个个也都成为居民群众点赞的“社区好人”。
一份爱心撑起一个家庭
“孩子才这么小,以后就没有爸爸疼了。”程蓉嘀咕着。丈夫战友因故逝世,留下两个没长大的孩子,孩子的妈妈是幼儿园老师,工资并不高,以后的生活、父母的赡养、孩子的养育就只能依靠她单薄的身体支撑。同样身为妈妈的程蓉,看着俩个这么小的孩子,看着这个濒临破碎的家,程蓉便和丈夫商量着,承担起两个孩子以后的学习。“长大后,我也要像程妈妈一样,帮助有需要的人。”看着孩子说出来的话语,程蓉也看到了这个家新的生机。
“谢谢您把我从边缘处拉了回来!”承担社区协管员的工作人员感激地拉着程蓉的手说。这个工作人员父母双亡,从小缺失亲情的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有爹疼、有娘爱的家庭氛围里生活,所以二年前,她带着两个孩子从农村来到举目无亲的长沙,和在长沙务工的丈夫生活在一起,夫妻俩勤奋努力,两个孩子乖巧可爱,小日子终于进入了正轨。而就在这时,她丈夫却突发疾病逝世,这个变故对于她来说,就像晴天霹雳一样,将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化成了泡影。程蓉对她遭受的一切感同身受,安抚她的情绪,将她视为大家庭的一份子,给两个孩子做心理疏导,免费为她和孩子们提供了个住处,并为她向相关部门申请特殊困难群体帮扶、6个月低保金帮扶等资金补助,街道、社区也多次送去近1.5万元的慰问金。程蓉带领大家庭成员,用爱心、热心、关心让她重拾信心,更加积极地生活。
心怀善意的程蓉,在“人心本善”和“人心本恶”这场永恒的辩题里,永远是正方代表。在她的观念里,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的一言一行,能够带动和激发身边人们性本善的一面。社区的睦邻氛围也越来越浓厚,每当社区遇上急事、难事、大事时,社区的小伙伴们和街坊邻里们都挺身而出,贡献力量。
一份责任感守护一个社区
程蓉1996年参加工作,在教育系统走过十年光阴育人路;2006年随军安置通泰街街道,扎根基层11年,2016年因表现突出,被任命为西园社区党委书记。
“我是社区书记,我有责任守护社区居民的幸福和安全!”程蓉对于自己能够群众看得见、触得到的基层发光发热而感到骄傲。工作时的她总是始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街坊邻里和全体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她为“程老师”。2017年底程蓉上路铲冰除雪时将脚扭伤了,考虑到第二天是一年一次为邻里新春送福、办团圆宴的活动,她忍着脚痛,拄着拐杖参与了活动的全程。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可她那原本可以一个月恢复的脚伤愣是花了三个多月才好。像这样不顾身体的工作,程蓉已不是第一次,现在才46岁的她却早已病痛缠身,尤其是颈椎的三节增生让她苦不堪言。
2016年10月,开福区启动了西园北里历史步道建设,为了更好地结合社区的提质提档,程蓉自始至终参与这条历史步道的规划设计。在建设期间,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在程蓉耐心细致的工作中,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经历征拆、听证,带领工作人员深入每户家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做解释工作,两年来,没有出现一例阻工事件,没有一次安全问题,让历史步道建设顺利进行。整个工程完成以后,程蓉得到了所有居民的一致称赞。同时程蓉每逢周末或者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将社区居民汇聚起来,让邻里的感情不断升温。“程老师脑袋转得快,知道好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是最受居民欢迎的,她努力做好这些工作,我们感谢她,也支持她!”接连收获社区恩惠的付淑媛,现在已经成为了社区最积极的志愿者。
程蓉任社区书记的短短四年,她用脚板丈量街巷,用真情打开真心,在“居委会大妈”的平凡岗位上创下众多“首个”和“第一”:零阻工、零强拆、零上访配合完成长沙首条历史步道西园北里建设;在全省率先试点社区错时轮休“365天不打烊”服务;开通长沙首个社区党建抖音号,一举吸粉超6.3万,用最“潮”方式宣传老街巷新变化,推广基层党建;在长沙率先试点老城区民居有机更新功能修缮工程,为260余户居民申请600万元补贴,把危旧房装修一新……贴心服务,敢为人先,为她赢得了党员、群众的信任和点赞,社区因此荣获省市和谐社区、市提质提档良好社区、市文明创建示范社区等荣誉,她也荣获“长沙好人”等诸多殊荣。
来源:微开福
编辑: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