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介绍
张绍蓉,开福区第五届政协委员,现任湖南勘测设计院经营部部长。她今年两会带来的提案是《补齐停车短板,让沿江沿河风光带成为更好的市民打卡地》。
山水洲城,湘江北去,一条约30公里长的沿江风光带蜿蜒而过。随着开福区湘江段、浏阳河、捞刀河等河流两岸风光带的提质改造,这条集生态与游乐于一体的标志性景观轴不仅是市民亲水休闲、强身健体的"城市森林",也是外地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
风光带聚集了众多游客,沿途的商业发展也带来了庞大的消费群体,但与之配套的停车位资源却成为了发展"短板"。开福区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张绍蓉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当我们被湘江美景所吸引时,却因为找不到停车位无法驻足观赏,实在遗憾。"张绍蓉说道,今年两会,她带来了《补齐沿江沿河风光带停车短板》的建议。
根据实地调研,目前,仅湘江中路万达广场段,大西门老码头生态停车场设有250个普通车位和10个充电车位。世纪金源段、湘江风光带三叉矶大桥以北、浏阳河、捞刀河地段虽有些许零星车位,但不成规模。
"不仅如此,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违章乱停、侵占人行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张绍蓉表示,"这不仅影响周边市民出行,也是危及游客安全的隐患因素。"
停车位是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停车位资源不仅能提升风光带的品质,还能升级配套设施,为民谋福。为了改变沿江风光带"停车难"的问题,张绍蓉结合杭州信息化管理经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新建、改建两手抓。在新建风光带阶段就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将车位建设纳入重点考虑,实现风光带与停车位同步使用。同时在沿江开阔区域增设生态停车位,实现与景观的自然过渡,借用辅道和非机动车道兼作停车带,有机衔接;二是盘活存量资源,合理调整和规范现有停车场的收费规则,缓解停车及通行压力;三是提升管理水平,采取试点建设互联互通智慧停车系统的手段,对沿线停车资源信息实行联网管理。也可以通过分时段、分区域制订收费细则的方式,引导车辆有序停放、增加泊车位周转率。
来源:开福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姚雨含 韩 阳
编辑: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