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刚过,气温骤降,52岁的秦新(化名)没有像往常一样蜷坐在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北路16号地下通道冰冷的水泥地上,在他新家里,电热毯正开着,邻居端来的一煲热汤让他暖到心窝。1月6日下午,在开福区政府救助下,老秦告别三年“地做铺、街当家”的流浪生活,搬进政府出资租的温暖新家。开福区新年启动“让爱回家”行动,不让任何一个户籍居民流浪街头,老秦成为今年受益对象。
搬进开福区政府安排的温暖新家,告别“睡大街”的颠沛流离,秦新感慨不已。 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离异后流浪三年终于有“家”
“三年了,这是头一回在自己屋里沾床睡。”秦新拄着拐杖走进新家,终于不用再睡在寒风飕飕、冰冷潮湿的地下通道,他有些不敢置信。一件开福区民政局送的军大衣和几件旧衣服就是他原来的全部家当。不过,新家已布置好床褥、桌子等简单家具,这些都不用他操心。
秦新的户籍在开福区芙蓉北路街道欣城社区。3年前,他离异净身出户,妻子带着女儿远赴深圳打工,流落街头的他因中风偏瘫致残。自尊心强的他一直不想进救助站,芙蓉北路16号地下通道成了栖身之所。今年开福区民政局在街头救助时了解到他的困境,开始为他租房安家。“租给残疾流浪人员有顾虑,不少业主都不愿租。”欣城社区党委书记许洁告诉记者,前后找了3个多月才帮他在广福园小区租到现在的房子。
老秦的新家由小区杂屋改成,30平方米空间有一间小卧室、一个小饭厅和独立卫生间,房租和水电费都由政府支付。房子略显简陋,但可以遮风挡雨,最重要的是党员志愿者和邻居成了关照他的“家人”。
“咯是今天炖的汤,还有红烧鱼,天天吃方便面冇营养。”社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翁集中是楼上邻居,不仅送来热饭菜,还送他电饭煲和煲汤炉。社区也按最高标准为他申办了低保和残疾人补贴,为他购买了医保。开福区副区长李杨和民政局干部来新房看他,还送来米、油、棉衣、棉被、棉鞋等生活物资。
邻居翁大姐给老秦送来热汤。 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让爱回家”不让一个城北居民“睡大街”
开福区民政局局长陈朝晖表示,该区“让爱回家”行动将在尊重受助对象意愿前提下,采取多种方式不让任何一个有开福区户籍的居民流浪街头。
除了租房安置好秦新外,该区救助站工作人员今日还在湘江路晴佳巷口一处拆迁工地发现两位流浪露宿老人。两位老人已流浪多年,以捡废品为生。尊重老人意愿,工作人员为他们送上棉被、棉衣、棉鞋和食品等防寒生活物资。
其中,廖姓老人自述原为长沙人,现年70岁,早年入狱,出狱后户口被注销。工作人员协同相关派出所查找当年档案,进行人脸比对后,发现确无户籍信息。“区救助站正在整理相关资料报市救助站,拟让其落户于市救助站,并为其落实相关救助政策,争取安家落户。”陈朝晖说。
目前,开福区救助站正在对站内洗浴、如厕、娱乐、厨房、电器线路进行提质改造,为受助对象房间更换新实木床,每间受助对象房间添置空调,各项改造将在春节前完工。近期,开福区区、街、社区三级救助联动,已将300床御寒棉被等物资发放到全区16个街道,站内、站外救助131人次。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卓 黄拉
编辑: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