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这些老居民从羡慕别人小区到爱上自己小区,幸福感噌噌上涨!”日前,位于开福区芙蓉北路街道欣城社区的景香苑小区内,社区智慧健身房和小区活动中心相继开放,让居民们乐开了花。谁也没想到,这个4年前还矛盾多多的老旧居民小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别人家的小区”:物业收费率达到95%以上,每个季度9万余元的公共收益全部给业主“谋福利”。这一切的变化背后,究竟有何奥秘?12月16日,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景香苑。
从拉横幅对骂到“别人家的小区”
景香苑小区建于2006年,是一个有14年历史的老小区了。走到小区大门,智能门禁和车辆出入系统一应俱全。上午十点,新建成的小区活动中心里,几名老球友已经脱下棉衣切磋乒乓球。活动中心是利用小区架空层重新装修建立的,里面有乒乓球桌、棋牌室,还配备了洗手间、茶水点。天气冷了,邻居们都爱在这里喝喝热茶聊聊天。
不远处,全新开业的社区智慧健身房里,刚送完孩子上学的王女士已经在跑步机上开始了锻炼。“我要带孩子,不可能专门抽时间去健身房锻炼,现在下楼就有专业健身设备,太方便了。”这个近800㎡的空间里,跑步机、瑜伽房等设备配置齐全,所有操作也是全自助,非常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聊起小区的变化,第一批入住的熊爹爹最有发言权:“以前小区矛盾多,邻居间吵架甚至到了扯横幅写大字报的夸张程度。”对比小区的前后变化,熊爹爹说:“以前是‘回来了就不想下楼’,现在是‘下楼了不想回家’。”
物业管理混乱、小区设施设备破旧、邻里矛盾多,曾让景香苑的业主们住得很糟心,不少人因此选择了搬家。在智慧健身房里,记者遇见了被老姐妹拉来参观的刘娭毑:“我以前就住在这里,没想到如今景香苑变化这么大,真的是成了‘别人家的小区’。”
党建引领破解老旧小区“中年危机”
景香苑的变化,要从2017年更换小区物业说起。当时,新上任的欣城社区党委书记许洁就接连收到了景香苑不同人群的投诉:居民状告物业不作为,物业诉苦物业费收不到难以为继。怎么搞?社区党委决定:听群众的声音。
随后,社区组成5个工作组,走访了500多户业主,发现居民们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对物业不满意、对小区环境不满意。综合大多数业主的心声,欣城社区支持指导业委会按程序更换物业。
新物业到岗后,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提质改造景香苑小区环境。改造资金不够,物业垫资40万元,业委会从小区停车收益、广告收益等公共收益中分期偿还。就这样,景香苑的小区环境慢慢发生了变化:小区路灯亮了道路修缮了、监控系统完备了……
与此同时,社区党委通过建立景香苑小区党支部,通过支部活动加强小区党员管理;建立乐邻小站,每周定点派出工作人员接访倾听居民心声;与业委会、物业联合办公,每月固定一天集中解决小区事务。社区党员们也集结起来,组成党员志愿者和网格员,维护小区环境秩序,协调化解邻里间的矛盾。
小区环境变了,邻里关系融洽了,景香苑小区的管理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业委会主任刘涤平告诉记者,如今,每季度小区公共收益有9万多元,业委会将这些钱全部投入到小区提质改造,并将收支明细按时上墙公示。用公共收益反哺小区环境,景香苑里逐渐有了儿童乐园、公共活动中心、中心景观区、自助洗车场……居民们的幸福感不断提升,小区物业收费率也达到95%以上。
小区设施设备一天天陈旧,但是提质改造资金进不来,物业费涨不起来,这是很多建成十多年小区的通病。在逐渐“老去”的过程中,这些小区也面临着“中年危机”。“我们希望通过党建引领,在业主、业委会和物业之间架起一座良性沟通的桥梁,化解这些老旧小区的‘中年危机’。”许洁告诉记者。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张炎炎 许洁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