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蓝天常驻,开福美如画│开福区攻坚实干打赢蓝天保卫战

来源:开福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姚雨含 罗向好 王俊 编辑:韩阳 2020-11-30 21:12:27
—分享—

自吹响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的集结号以来,天澄澄、水清清的开福美景频频霸屏,为“网红长沙”增加了一抹“健康蓝”。“不必拍照打卡,开福蓝近在身边”是居民群众的直观感受,一组官方数据更是印证了这一感受。

2017年,长沙市开福区沙坪站点优良天数263天,优良率75.8%,伍家岭站点优良天数245天,优良率68.6%。经过2018、2019、2020三年的不断努力,成效显著。

截至2020年11月29日,开福区沙坪站点优良天数308天,优良率92.2%,全市排名第一,PM2.5累计浓度34微克/立方米,PM10累计浓度39微克/立方米,均排名全市第1;伍家岭站点优良天数302天,优良率90.4%,优良率改善排名全市第一。

3年前

开福区向污染“亮剑”

以勇于出重拳的决心和敢于动真格的举措

打响了蓝天保卫战

3年来

以“减排就是硬道理”为出发点

精准发力、强化整治

全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目前

污染天数明显减少、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开福区用一幅幅蓝天美景交出了保卫成绩单

01

“点位长制”显担当

开福区委书记曹再兴(左二)督查成品油污染防治专项工作

“必须以最强的决心、最铁的纪律、最实的作风,全力以赴狠抓攻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开福区委书记曹再兴表示。

围绕2个国控站点和17个小微站点,开福区创新延伸点位长制,由区委书记曹再兴,区委副书记、区长谢伟峰分别担任沙坪和伍家岭两个国控站点点位长,各街道主要负责人担任各小微站点点位长,明确点位长为第一责任人,构建以片保点、以片带面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为了尽早预警、及时应对,组建了蓝天保卫战点位长微信群,群内每小时通报各站点实时数据,当数据异常升高时及时预警,点位长第一时间负责调度部署。

开福区委、区政府以四个“坚持”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坚持“三执两巡”,21位县级领导轮流带队每天开展“三执两巡”,每次发现并交办至少一个问题。坚持专岗专责,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工作机构,区蓝天办抽调10人集中办公,部门和街道明确专人负责,结合“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创新,利用社区网格化管理,形成一支人员精干、业务精湛的蓝天队伍。坚持闭环管理,每日早铺排,提出具体管控建议,强化周会商、月调度、季讲评工作机制,形成每日巡查、每日通报、限期整改、定期核查的闭环管理。坚持严督实考,以结果为导向,量化责任考核,以小微站空气质量、问题整改、执法办案等为基本依据,适时将专项工作、污染源整治、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涉气信访投诉件办理情况、“三执两巡”落实情况等纳入蓝天保卫战考核范围。结合“三函两制”(交办函、提醒函、约谈函、通报制、负面清单制),对各单位履职尽责情况跟踪问效,倒逼责任落实。

02

靶向发力见实效

开福区委副书记、区长谢伟峰(前排中)调研项目工地扬尘防控“8个100%”落实情况

“要科学铺排工作任务,逐步形成长效机制,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保持全周期的高压态势,形成强力震慑。”开福区委副书记、区长谢伟峰强调。

精准施策方能标本兼治,开福区围绕“减排就是硬道理”,全面开展污染源整治工作,坚持清单管理与源头治理结合,根据8大类主要污染源,组织人员上门入户,分门别类建立台账,一一摸清底数,共摸排污染源1880个,实施倒排工期、动态更新、销号管理,做到发现一处标记一处、整治一项坚持一项、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同时,结合全面摸底的污染点源开发“污染源地图”,进行挂图作战。对16个街道污染源展开全面核查、复查,下发督查通报5期,交办问题 256个,已全部整改到位。目前正在对污染源整治工作展开“回头看”,以确保问题整改不反弹。

3年来,开福区围绕“六控十严禁”,突出问题导向,精准治理。

控尘方面,铁腕整治建筑工地及渣土扬尘,坚持全天候巡查管控、实时监控,率先对规模以上建筑工地安装在线扬尘监控系统。累计发现问题1672个,播撒草籽复绿裸露黄土230余万平米。

控车方面,累计查处违规高排柴油车辆17.7万余台,坚持特护期设卡守点,严查高排车辆。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395台,发放号牌145套。

控烧方面,累计查处露天烧烤及焚烧134起。在老旧小区居民家庭安装餐厨油烟净化设备共计18263台,超额完成3263台。

控排方面,摸排确定重点行业涉VOCs工业企业57家,清退整治散乱污企业14家,依法查封无证烤漆房27家 ,实现严控区内无烤漆业务,率先在全市完成156台低氮锅炉改造,补助资金1626.7万元。

控煤方面,累计开展燃煤专项整治行动1806次,取缔非法燃煤制作点10余处,收缴并销毁煤炉6565个,试点探索燃气灶置换土煤炉等人性化控煤举措,率先实现禁燃区餐饮门店煤炉使用基本清零。

控油方面,率先在全市建立区级监管平台,超额完成11座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建设任务。对全区31家加油站点油气回收实行“一日一查”,打击非法经营柴油行动19次,取缔非法经营点5家,收缴柴油106.93吨,立案6起,刑拘1人。

区三车三场办夜间集中设卡整治渣土违法行动前动员部署

3年来,开福区紧盯重点区域及行业、聚焦难点与重点,推动形成科学治污新格局。一方面以地域为界,设置2个严控区、5个固定检查点,实行24小时轮值,严控高排车辆进入。严管站点周边餐饮油烟、汽修、高排车辆等,共开展督查暗访270次,交办问题879个,实现国控点周边餐饮门店数量只减不增,汽修违规烤漆行为基本杜绝,高排车辆越界使用和排放超标现象“零容忍”。另一方面,开福区建立了预判预警、应急管控、督查考核的全流程工作闭环,形成全力抢抓态势。当处于污染天气边缘时,区蓝天办及时发布应急管控指令,各责任部门立即响应预警机制,2020年以来共争抢29天空气质量指数为95-100的优良天数。

交警、城管、环保等部门联合对高排车辆尾气进行检测

除了积极做好“人防”,开福区还用“技防”的巧办法,以科技力量实现污染防治能力的大提升。走航车是开福区2018年5月首次在长沙投入使用的查污“神器”,除此之外,还综合利用多功能抑尘车、无人机、卫星遥感分析等手段,构建立体化监测网络,实时分析环境空气污染来源变化趋势,提出针对性分析建议,为开福区空气质量改善保障护航。利用建筑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油气回收、智慧渣管等在线监控系统,当污染物浓度数据出现异常,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管大屏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根据污染源分布情况,迅速定位,及时处理。

03

齐抓共管浓氛围

一直以来,开福区始终把“生态优先”作为谋划发展的首要原则,严格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深入开展污染防治的同时,注重宣传引导。

疫情期间蓝天小卫士逐户宣传清明节文明祭祀

大力抓舆论宣传。在全区55个党支部开展“党旗辉映蓝天梦”活动,召集海归学者、高校教授等开展“同聚力享蓝天”主题沙龙活动,扩大环保志愿者队伍,发动各个层面齐参与,共行动。紧盯清明节、中元节等重点时段,积极开展文明祭祀宣传活动,与主题党日、党建活动、课堂教学等相结合,号召全区干部群众改变焚烧纸钱、燃放爆竹等传统方式,大力倡导网上祭祀、文明祭祀、无烟祭祀,引导公众向低碳环保、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

突出抓典型宣传。针对工地扬尘防治“8个100%”、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推广、臭氧污染防治、特护期颗粒物管控等主题,采取专家授课、现场观摩、交叉检查等形式,加大对企业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新政策、新标准、新要求的了解,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提高企业绿色生产、科学生产意识和水平,引导企业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抓好每一个环节的防控工作。同时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树立鲜明导向,宣传先进典型,“曝光”不达标企业,营造区内企业不“敢”违、不“愿”违和不“想”违的良好氛围。

经常抓群众宣传。开展网格化宣传倡导,走进街头巷尾,通过环保讲座、动员宣誓、户外行动、签承诺书等方式,发动行业企业、物业小区、居民群众共同参与。抗击疫情期间,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登门入户既当“巡查员”又当“宣传员”,发放禁燃限放、餐饮油烟等宣传资料20余万份。连续三年开展“美丽开福 我是行动者”环保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环保小卫士”、“环保志愿者”等评比活动,对优秀环保志愿者、环保企业进行表彰。

3年来,共播放宣传标语、视频12万多次,深入报道3800余次,开展宣讲活动150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万份,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合力,努力使每个人都成为蓝天保卫战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共享者。

蓝天保卫战是一场攻坚克难战,更是一场常态治理战。3年来,开福区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明确责任任务、落实治污举措、守护防治成果,用脚踏实地干出了一片碧水蓝天。空气清新了,蓝天常驻了,氛围浓厚了,人民幸福了,开福美如画。(姚雨含 罗向好 王俊)

来源:开福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姚雨含 罗向好 王俊

编辑:韩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网开福区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