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察实情,总编辑在基层。”长沙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专栏《总编辑调查》策划的第一个开栏系列报道“这个春天,第一书记在忙啥?”,3 月 24 日起,在长沙市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长沙观察”微信公众号、“智慧长沙”APP 同步推出后,先后被“学习强国”平台、“今日头条”等新媒体转载。
目前,“这个春天,第一书记在忙啥?”6篇系列报道均被“学习强国”平台在首页专题推荐,阅读量达300多万,单篇阅读量过百万,点赞近3万次。在“智慧长沙”中的阅读量也超过60万。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和长沙市委宣传部还专题刊发阅评点赞。社会各界对此好评如潮。

△电视专题片《第一书记》完整视频

《三桥村第一书记郭铁:“不能让刚脱贫的贫困户返贫!”》

《三仙坳村第一书记谢天涯:“我有一张扶贫作战图!”》

《宁乡双河村第一书记隆溢新:“脱贫的路要自己一步步来走”》

《黑麋峰村第一书记周若愚:我就是来啃硬骨头的》

《五丰村第一书记邹冰:做精准扶贫的“全科医生”》

《蒲塘村第一书记杨经国:村民们都叫我“胶鞋书记"》


中宣部“学习强国”总编辑 刘汉俊
“这个春天,第一书记在忙啥?”是一个展示脱贫攻坚进程、全面小康路上的好窗口。我看到,隆溢新书记把农村当作战场,把朋友圈变成扶贫圈;杨经国书记穿着沾泥的胶鞋,走着踏实、踩着结实;周若愚书记与农民朋友在一起,如鱼得水、如鸟归林;郭铁书记文件袋里装着修理工具,只因为心里装着群众;邹冰书记医病先医心、扶贫先扶志。他们是离土地、离农民、离基层最近的人,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优良作风,他们的辛劳成就了农村的风景。
“这个春天,第一书记在忙啥?”是一个集继承与创新于一体的好产品。不下深水难见大鱼,不进茂林难见大树,作风正才能文风好,工夫深才有面貌新,这一篇篇接地气、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是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生动实践。这是回归自然、回归生活,更是回归新闻的本真,回归新闻工作者的初心。

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 杨勇
长沙市广播电视台《总编辑调查》开栏六篇,巧妙地选取了第一书记这个独特群体,通过随访隆溢新、杨经国等第一书记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他们面对扶贫工作中的新困难、新问题所采取的有效举措,全景呈现了决战决胜之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火热场景。接地气、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小切口呈现出大主题,充分展现了采编人员良好的新闻素养和过硬的专业本领,是新闻工作者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生动实践。值得点赞!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教授 媒体融合与传播系主任 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 顾洁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290多万名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成为建强基层组织、推动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这个春天,第一书记在忙啥?”立足国家重大战略,以人物为主线,用细节讲故事,生动刻画了绘制“扶贫作战图”的谢天涯书记、敢啃“硬骨头”的周若愚书记以及这个春天格外忙碌的郭铁书记等等。“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记录了共产党员如何扎根基层大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在党和国家深入推进媒体融合,新闻战线学习、贯彻“四力”的大背景下,“这个春天,第一书记在忙啥?”堪称精品力作。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尊重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以一篇篇扎实的新闻报道,讲好扶贫攻坚的中国故事,是一组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策划作品,体现了地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勃勃生机,是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的生动实践。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 许源源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离不开各级干部的汗水付出,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更需要基层领头雁的智慧担当,“这个春天,第一书记在忙啥?”系列报道给我们展示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主动作为、科学作为和创新作为。
主动作为,扶贫作战图中记民生。精准识别是脱贫攻坚的前提,没有精准识别真正的贫困人口就不可能精准施策、有效投入扶贫资源。第一书记们自进村第一天起就主动了解村情民情,并结合国家战略部署编制扶贫作战图,为奠定各项工作扎牢了基础。
科学作为,沟通市场社会显智慧。乡村脱贫与振兴离不开市场力量与社会力量,第一书记在为村民努力拓宽致富渠道,推动其融入市场与社会、促进其自我发展。六位第一书记均意识到了扶贫重在“扶志”,帮扶只在“一时”,要做“授人以渔”的钉钉子的人,这样才能保障乡村的持续脱贫和振兴。
创新作为,开拓进取中展示担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第一书记们没有做上级政策文件的传声筒,而是积极利用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变身为抖音带货网红、无所不能的“全科医生”、推销员、指导员,创新性地完成了使命担当。

长沙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 莫小佳
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长沙广电《总编辑调查》策划推出的“这个春天,第一书记在忙啥?”系列报道,切入时机恰到好处,生动记录长沙驻村第一书记们在面临新困难时的所作所为所想,集中展示了第一书记敢担当、敢作为的群体形象,给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第一书记们鼓劲加油。
该系列报道真实鲜活,采用原生态记录的方式,抓取第一书记们日常真实生动的扶贫工作场景,如第一书记谢天涯当带货“网红”,虽然还比较生涩,但为了帮助贫困户,这位第一书记还是蛮拼的,这让人看到了第一书记们的可亲、可爱、可近、可信,让人触手可及。故事感染力强,催人奋进,同时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希望各媒体能多出“这个春天,第一书记在忙啥?”这样的好作品,多挖掘脱贫攻坚中的先进典型,把他们的故事讲出来、传出去,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扶贫脱贫热情和斗志,汇聚脱贫攻坚更加强大的正能量。

长沙市驻龙山县对口帮扶工作队长 张红民
品读着《总编辑调查》推出的“这个春天,第一书记在忙啥?”系列报道,让人感动,给人温暖,催人奋进!
似曾相识燕归来。报道中这些驻村书记我虽不认识,但通过质朴、写实的报道,我似乎和他们特别熟悉,因为他们就是脱贫攻坚战中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倾情奋战的驻村第一书记们的缩影,我倍感亲切。
一片冰心在玉壶。从这些驻村第一书记身上,我深切感受到了这些不容易、不平凡的基层扶贫干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实干和真情,我感动于心。
敢叫日月换新天。作为一名扶贫人,看到这些报道,更觉豪情满怀,使命光荣。正是因为有许多像报道中这样的驻村干部,我们必将打赢这场最伟大的战役!胜利的号角已吹响,我们唯有奋进,才不辱使命!

长沙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 陈军
看了节目后,让我看到了周若愚同志的另一面,他是我们国资委的一位副调研员、一位快到退休年龄的机关干部,他去年主动请缨到望城桥驿镇黑麋峰村担任第一书记。在乡村历练大半年后,已经和当地群众融合在了一起,节目中我看到了一位地地道道的“村干部”,他的转变很大。
老周和群众贴心交流,同甘苦、共劳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我们将把老周不畏艰难、为民服务的精神,带到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的各项工作之中去,砥砺前行,主动作为,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长沙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开发指导处处长 张长江
我一直在关注“这个春天,第一书记在忙啥?”的报道,长沙广电总编辑带头深入基层,与驻村第一书记同走访同工作,聚焦难点,报道很接地气,真实,有温度,让人看了信心倍增。所报道的6位第一书记,都很具有代表性,他们所在的村,以前大都是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落后、脱贫难度较大的村,第一书记驻村后,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报道推出后,在扶贫工作队伍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很多队员在转发该报道,同时大家也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纷纷查漏补缺,用实际行动冲刺脱贫攻坚之路的最后100米。
长沙有500多位驻村第一书记,他们带领扶贫队员,在扶贫一线攻坚克难。他们身处一线,担当指导员、宣传员、战斗员、服务员等多重角色,为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大家继续关心、关注长沙的扶贫事业,多为我们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点赞喝彩,一起传播扶贫正能量,共建共享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

宁乡市委网信办主任 邓利良
长沙广电推出的专栏系列报道“这个春天,第一书记在忙啥?”,用心挖掘驻村帮扶第一书记中的典型事迹,引发了广大网友关注。如报道我市三仙坳村第一书记谢天涯的“我有一张扶贫作战地图”,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扶贫书记的激情、担当、执着、勤奋,该文章在“学习强国”转发后,阅读量达到了100多万。
这组报道接地气、有泥土味,一个个扶贫书记在娓娓道来的小故事中丰满起来,是一组难得的系列报道。这也体现了“长沙观察”微信公众号、智慧长沙APP作为新媒体平台对时代大局的把握、对本土题材的深耕,是“四力”的具体体现。

望城区桥驿镇党委书记 毛斌
“长沙观察”的内容权威、客观,有深度,总能第一时间发布和解读市委市政府的最新政策等,是我经常关注的公众号。3月下旬,我欣喜地看到《总编辑调查》发出了“这个春天,第一书记在忙啥?”的系列报道。3月28号,我镇正好有一个第一书记为农产品带货的活动,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长沙观察”留言,向总编辑发出了采访的邀约,没想到,很快得到了总编辑应邀的回复,可见总编辑对基层声音的重视。
书记,更多是领头雁和担当的代名词。在脱贫攻坚路上,第一书记深深地感动了我:周若愚、谢天涯、隆溢新,他们不辞辛劳为农产品带货,还有“胶鞋书记”杨经国、“全科医生”邹冰等,他们无不是在奋力啃硬骨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群众心里有杠秤。
向第一书记们学习致敬,同时带头做好自己,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扎扎实实干好工作,把脱贫攻坚的成效写在全体长沙人民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笑脸和心坎上。

望城三桥村第一书记 郭铁
我在三桥村当第一书记的事迹被报道后,云南、贵州等地的第一书记纷纷加我微信,交流工作心得,他们问我养鸡的收益如何,同时我也向他们请教果树种植的问题。
这次报道既有视频,也有图文,内容丰富,也让我学习到了不少脱贫攻坚的办法,如,宁乡的谢天涯有一张脱贫攻坚作战图,我觉得这个很好,我也学着在一张大纸上,把所有贫困户的信息都标注在里面,并把作战图挂在墙上,每天看一下,提醒自己哪些贫困户需要重点关注等。
专题报道后,很多人叫我明星书记,这对于我来说,既是动力,又是压力。动力是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自己应做的工作,却受到如此多的关心和关注;压力是老百姓对我的期望,我不能辜负大家,我将在决胜之年更好地工作,我要用更多的成绩来回应和感谢大家对我的这份鞭策与荣誉。

长沙县百熙村第一书记 刘修德
我是新轮换上任的第一书记,对于这份新的工作,倍感压力。长沙广电的《总编辑调查》推出“这个春天,第一书记在忙啥?”后,每期我都会认真收看。如:因为疫情岗位压缩,贫困户无法外出打工挣钱,贫困户的种、养产品难以销售出去,这些其他第一书记遇到的问题,也是我面临的问题,看到他们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办法,我从中也汲取了不少宝贵经验。现在,我在摸索文化扶贫的道路,希望依托百熙村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通过“互联网+智慧文旅+乡村振兴”,做好百熙文旅融合发展的文章。

长沙县金井镇蒲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郑祝恒
看了第一书记杨经国的报道,很感动。正如报道中说的,杨书记是我们信任的“胶鞋书记”,他为村里做了不少实事。两年多来,蒲塘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我可以开着小三轮走平整的水泥路上山里种菜了。如今山里还有了信号,我随时可以和外界通电话了,家里人随时可以联系上我,不用再担心了。希望你们长沙电视台今后要多表扬这样的第一书记。
编后话
“这个春天,第一书记在忙啥?”系列报道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还将推出“探访驻村第一书记”,持续关注第一书记。在脱贫致富、建设全面小康的道路上,第一书记挑起担子,身先士卒,用行动诠释着一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人心齐则泰山移,党员和群众一道一定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为这个伟大的时代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来源:长沙观察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