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区的蝶变,常常始于千载难逢的历史时遇。
2012年5月31日,随着长沙开福区老火车北站驶出的最后一列火车渐行渐远,功成身退的老北站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或许,当时的人们并未完全意识到,随着老北站的退出,一个金融生态新高地,像芙蓉出水,华丽诞生!
长沙芙蓉路沿线老火车北站片区1.2平方公里蝶变而来的长沙金融生态区,如今已扩展到以芙蓉中路金融核心区为主体,以营盘路串联起芙蓉中路、黄兴北路、湘江大道3条黄金地带约8平方公里区域。长沙金融生态区将建成芙蓉中路金融核心区、东风路高端精英国际社区、黄兴路高端商务文化融合区和湘江大道高端商务商业区,打造以金融为核心、居职一体、自我循环的完整生态系统。
短短两年时日,扩容6倍有余的大胆勾画,是长沙市、也是开福区决策者的雄心胆略、谋事所为!
因势利导 抢占金融制高点
每个世界著名的城市都有一条黄金链,汇聚城市财富,掌握城市脉搏,引领发展方向,如巴黎香榭丽舍大道、纽约第五大道、东京银座大街、北京长安街等等。长沙芙蓉路,就是这样一条汇聚了长沙市一半以上财富的城市黄金链。大量银行机构、金融网点及保险公司汇聚于此……数据显示:长沙金融总量占到全省的60%,而芙蓉路又集聚了长沙60%的金融总量。“城市黄金链”像美丽的芙蓉花一样在芙蓉路盛开。
“贯通芙蓉中路的金融街,将火车北站片区打造成为中部华尔街!”应运出台的《开福区金融产业发展规划》显示:在老火车北站搬迁腾空出来的核心地段建设规划面积1828亩的长沙金融生态区,并将其定位为立足长株潭、辐射全省、服务中部、面向全国、联系世界的区域金融中心。
记者从开福区获悉,长沙金融生态区已累计出让土地160余亩,二期土地整理即将启动。根据规划,开福区将长沙金融生态区作为实施楼宇经济“1318”工程的主体核心,即围绕“1区3纵1横8平方公里”的布局,规划建设一批高品质、高智能的高端商务楼宇,培育一批税收亿元级楼宇,一大批千万级楼宇,聚焦高端产业和优势资源,提高产业发展竞争力。
金巢引凤 产业集聚凸显
“将金融业作为第一大产业来培育!”开福区区委书记李蔚胸有成竹地说,“开福区目前已经具备金融产业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
在长沙金融生态区被列入省、市十二五规划,确定为三级政府共建重点工程的利好政策下,开福区将金融产业强势推进,先后赴上海、北京举办金融产业发展论坛,向国内外顶级金融机构推介长沙金融生态区。并出台招商引资产业扶持奖励办法,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同时,“一楼一策”,对特别重大的战略金融项目提供“一事一议”政策支持,“保姆式”全程跟进服务。
良枝自有凤来栖。中国平安集团为国内一家大型综合金融公司。当年,中国平安湖南分公司欲意向南拓展市场。当“金融生态区”的规划一经抛出,平安湖南随即拍板选择留下。“在城市中心抢得一块地参与金融生态区建设,全国罕见。”公司党委副书记刘铁山表示。事实也证明平安当初的抉择是正确的。近年来,平安公司营业能力大幅提升,每年以30%的增速发展,仅去年就实现32个亿的营业收入。“今年来势会更好!”刘铁山信心满满。
各种金融机构也在加速向金融生态区集结。2011年7月开始,新韩、渣打、汇丰等外资银行接踵而至。去年成功引进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五矿证券营业部、渤海保险湖南分公司,累计引进传统金融机构省级总部或省级营业部10家……
长沙金融生态区现已入驻银行、证券、保险、期货、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咨询公司和区域性金融机构的省级及以上金融机构总部或省级分支机构38家,各类分支机构150余家,涵盖多种金融业态,业态覆盖率在全市占比达到70%。
金融生态区的建设已促动楼宇经济的腾飞。目前,湖南日报传媒中心、绿地中心、泊富国际广场、富兴环球金融中心、北辰时代广场等已建在建金融商务楼宇,规划建成200余万平方米高端写字楼,建设热潮风生水起。
后劲勃发 实现政企民三赢
作为一家领先的国际银行——渣打银行,其长沙分行自2012年8月入驻金融生态区起,便致力帮助湖南企业立足国际市场。
渣打率先推出中小企业无抵押小额贷款。无需任何财产担保,简便手续、审批,贷款申请环节无需任何费用。此举一经推出,为大批中小企业解决融资瓶颈,深受中小企业钟爱。
2012入驻金融生态区的绿地集团投资30个亿,规划打造26万多平方米的商办综合写字楼,项目于2016年底竣工。届时,远程会议、体检中心、ipad移动办公、pm2.5检测等智慧办公模式将在绿地中心商办综合体得以实现。智慧办公模式引领长沙第五代写字楼。
在服务民生的同时,金融生态区也在助力开福强区。以金融生态区为引领,开福区金融关联产业拉动能力已凸显。“一主一副一园区”大金融产业发展格局已经成型:“一主”即总面积8平方公里的长沙金融生态区;“一副”即青竹湖生态科技园;“一园区”包含捞刀河、沙坪、新港、秀峰等区域的产业金融园。
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廖建华表示:“得益于金融生态区建设,开福区将致力实现“三个翻番”(金融增加值、金融业税收、金融资产)”。该区大胆出声:到明年,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达到全区国民生产总值10%,金融业税收占比达到20%,保持全区产业税收总量第二,引进省级以上金融机构总部15家,全区省级以上金融机构总部达到45家,金融网点超过180家。金融业态在全市占比达到80%,机构占比达到20%,基本完成长沙金融生态区载体建设。
开福区金融产业也已连续3年成为全区第二大税收行业,并以28.9%的年均增幅快速发展。目前,金融从业人员达到1.6万人,在全市占比34.7%,是长沙市金融机构最为集中的区域。
长沙金融生态区,势必成为长沙新的增长极!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陶芳芳 李亚雄 王强 周敏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