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天主堂位于开福区长春巷7号。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意大利籍传教士翁明德来长沙,利用光绪二十六年“衡州教案”赔款在此修建一小型教堂。1909年建成修女院。1910年长沙“抢米风潮”中被焚毁。1911年又予扩建,重修教堂、修女院、育婴堂和神父住宅,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又在旁建天主堂医院,成为今长沙市第二医院的前身。天主堂建筑面积373.3平方米,其风格为仿哥特式教堂建筑,由教堂和钟楼组成。意大利人设计,武汉张保田营造厂施工修建。教堂座北朝南,为十字架平面造型,墙基为方形大花岗石,总长度32.52米,层高16米,双檐单层空旷砖木结构,南端入口为麻石台阶,近门为尖端石柱门廊及大门牌坊,牌坊上耸立高2米重约半吨的花岗石十字架,外墙镌“天堂”金色大字,入内有唱经台。北端正中为祭台,竖圣母玛利亚油画像;大厅内有坐凳、跪檐供信徒祈祷;左右长条木窗上挂有14幅耶稣苦难像,整个教堂肃穆堂皇。
钟楼在教堂之后,砖结构,高23米,方形平面,共六层,1-4层四向开半圆拱形窗,第五层为圆窗,第六层上部为平台,砖砌栏杆。抗日战争时期曾遭日军炮击,战后修复,今保存完好。
天主堂今为天主教湖南教区主教座堂,同时又是省、市天主教爱国会和教务委员会办公场所。2002年公布为长沙市近现代保护建筑,同年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