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鲁班式”钢筋工:他为高楼大厦扎“脊梁”

来源:星辰在线 作者:林展翅 编辑:redcloud 2012-08-07 10:53:57
—分享—

  ——开福区敬业奉献楷模董志平保先进事迹材料

  在现代中国的建筑业,听说有人被称为“活鲁班”应该不足为奇;在雷锋故乡长沙,听说有人被誉为“活雷锋”应该也不新鲜;但是,在雷锋故乡的现代建筑行业,有人却被盛赞为“活着的鲁班式雷锋”,这大抵该是中国罕见的吧。

  这位“活着的鲁班式雷锋”,是湖南省沙坪建筑有限公司钢筋班的一员。业内人士分析,一个普通的钢筋工能够得到这个传奇式的封号,不仅因为他在平凡的钢筋行业里,具备着领先全国的技能、发明了能创造400多万元经济效益钢筋节能法“两层交错布置”,更因为他始终扎根基层一线,将他的高超技能无私传授他人,用雷锋式的精神引领团队为人民的高楼大厦兢兢业业地扎起钢铁“脊梁”。

  这个传奇的人是谁?他就是全国劳模,董志平。

  他为研究钢筋通宵不眠熟记“详图”

  1990年,17岁的董志平高中毕业进入湖南省沙坪建筑有限公司,成为建筑大军中一名普通钢筋工。没有学历、没有技术、没有经验,董志平只能单靠卖体力来换取一点点微薄工资。

  那时,由于钢筋是用手工切割、绑扎,董志平的手经常被扎得麻辣火烧。对他来说,最困难的还是搬运,因为捆扎好的钢筋高出他个头好几倍。然而,尽管每天又累又枯燥,但董志平并没有嫌弃,毫无怨言在坚持。

  18岁那年,董志平认识了不少钢筋行业的前辈。有老工人说,“钢筋工也是个技术活,干好它,会看图纸最关键。”然而,要看懂图纸上纵横交错的图形和密密麻麻的数字,这对高中毕业且从未学习过建筑知识的董志平来说,比干体力活还要费劲。

  为了掌握好更多更扎实的钢筋制作的操作技术,他每天都埋头在钢筋工业务的苦学苦研苦干中,生活也仅仅只是两点一线。为了弄懂图纸,别人用一个小时学习,董志平就花两三个小时,还很多次通宵不睡。一本《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是董志平朝夕相处的“老师”。“老师”的每一个要求,他都一丝不苟地落实到施工现场的每一道工序。

  每次遇到不懂之处董志平见到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师傅们就虚心地请教,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就像海绵一样吸取与钢筋工有关的一切知识;只要是钢筋制作中涉及到需要掌握的机械,他都会反复琢磨机械原理和操作方法,做到熟稔于心。

  刚开始由于技术不熟练让他成尝尽了苦头,手指经常会被钢筋扎破、磨出血泡,但他都只用舌头舔一舔就继续干活。每天工作下来,尽管他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但在他的心里,生活过得是充实的,他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了快乐与收获。

  经过近6年的努力,从识图下料到对钢筋进行调直、连接、切断、成型、安装,相关的原理和操作技巧,董志平熟稔于心,精湛的技艺让他渐渐成为了身边工友们的老师。同事屈松林称董志平为“标准通”:“那本‘详图’有40多页,里面的内容基本上全部进了他的脑子,大概有90%的内容他可以背出来,大部分图形都能随手画出个样子。他还熟知弯曲机、切断机、对焊机、电焊机、调直机等相关机械的原理与使用。”

  他的技术领先全国还有“独创发明”

  “作为一个现代钢筋工,既要熟练掌握每一种机械的操作,把必备的手工活练得炉火纯青,还需要有种好学的精神,这样,才能一丝不苟地按图施工,确保建筑质量。”在董志平眼里,钢筋是建筑的骨架,钢筋工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而钢筋施工最重要的是精准。为保质保量,他白天检查质量,晚上研究图纸,经常是凌晨一两点才睡。

  在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下,董志平通过这21年扎根基层的勤奋劳动,练就了一身领先全国的本领。2006年6月,董志平服务的建筑湘军在全国大赛中获奖牌数第一,总分第一;他个人荣获“全国建筑职业技能大赛(钢筋工)二等奖”、“全国建筑技能大赛(钢筋工)特等奖”等荣誉,还被授予“长沙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长沙市技术能手”光荣称号;2009年,董志平还评为长沙市劳动模范,还被选为长沙市工会十四大代表;2010年,董志平更是获得了劳动者最高荣誉:全国劳动模范。

  除了依靠自己的双手获得了无数让人惊羡的个人荣誉以外,董志平还在实实在在的基层工作中实践出了不少闪光的智慧创新成果。在竖向钢筋制作过程中,董志平发现,两根钢筋的叠加会造成扎丝过短,固定性欠佳,他开始对传统的钢筋制作方式进行改良,思考只用一根长钢筋是否能避免这个问题,同时又不影响工程的质量。实践操作,反复计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董志平终于有了自己的发明:“两层交错布置”钢筋制作方法。“两层交错布置的绑扎法是由两根钢筋重叠在一起构成的一个连接法,既避免了两根钢筋绑扎导致的安全性不够,也节约了钢材。”董志平说,最新统计,仅此项革新发明就节约钢筋100吨以上,创造经济效益400多万元。

  21年来,董志平和他的伙伴们优质高效地完成了50多项建筑工程的钢筋作业,参建的工程从来没有出现过质量事故;在公司日志中,他所有参与的项目均保持钢筋损耗量在1%以下的记录,其中不少工程还荣获国家建设工程最高荣誉奖项“鲁班奖”,湖南省建设工程最高荣誉奖“芙蓉奖”和“湖南省优质工程奖”。

  他用“雷锋精神”传授“鲁班技艺”

  “最后再加固一下,你看啊,这样扎出来,这个柱子主筋就在这个角上,不会移位了。”随你哪一天去看董志平,工作日他总会不时地出现在湖南沙坪建筑有限公司的工地上,手把手地指导工人扎钢筋。“这么多年来,董志平在普普通通的钢筋工岗位上勤奋和钻研,不仅创造了业绩,也收获了无数的荣誉和尊敬。最让人敬佩的是,他愿意向和我们共享技术。”和他共事18年的工友如是评价。

  正如工友所言,面对数不清的荣誉面前,董志平从未沾沾自喜、骄傲自得,更未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相反,他总是是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争当同事们的表率;同时更懂得分享,懂得为新来的同事们传授技艺。实践中,董志平总结出了“看清图纸,明确标准,分清程序,细心操作,及时检查,杜绝事故”的六条操作原则,以提醒自己和团队成员确保钢筋施工质量。

  在工作中,不管负责多么大的项目,董志平都会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确保钢筋施工质量的办法;他从来都是亲身在工地现场与钢筋工们一起劳作,边做操作示范,边做施工质量检查,指导和督促落实质量保障措施,一丝不苟;业务也坚持细心钻研,弄通相关技术要求和操作关键。

  在钢筋班,为了帮助身边工友迅速成长,董志平依托公司的农民工学校担任培训老师,采取“一带一”“二帮一”等办法,有针对性地给工友们讲解专业书籍上的理论知识,还利用建筑的边角余料指导大家操作;他带徒弟不仅倾囊相授,还注重因材施教,并常施行现场教学,工地常变为学徒的练兵场。这些年来,他培训了上千名钢筋工。董志平组织的钢筋班组,每年能完成10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面积的钢筋工作量,能获得100万元以上的劳务收入。

  他要为中国的高楼大厦扎最铁的“脊梁”

  在建筑工地,董志平是一个耀眼的“明星工人”;在生活中,董志平也是一个大家眼中的“三不”好人,“不抽烟,不喝酒,不吃槟榔”;他挣到的每一分钱都会及时汇给家里,他是父母的好儿子,妻子的好丈夫,儿子的好父亲。

  “从17岁进入建筑公司干钢筋工到现在,我没想到,这辈子最好的合作伙伴居然是这些冷冰冰硬邦邦的钢筋,更没想到的是,在与钢筋打交道的21年,我一个普通的钢筋工也能收获一些荣誉和尊重。”回忆起自己21年与钢筋打交道的工作生涯,董志平感慨地说。

  “作为一个来自一线的农民工劳模,我想我最需要做的事,就是要告诉大家,作为一个最普通的人,在党和政府富民惠民的政策下,只要努力扎实做事,认真对待工作,在小岗位上也能搭成大舞台,平凡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在董志平,无论身在哪个岗位,最普通的工种也可以创造出奇迹。

  在那弥漫着灰尘与噪声的建筑工地上,董志平已经度过了21个春秋。被问起董志平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回答说,“对扎的每一次钢筋负责,打造中国最好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董志平身高只有1.5米,稍不留神,他就身手敏捷地钻进了丛林般茂密的钢筋之间去了。

  如果你想知道,他为何如此步履匆匆,在他心底的答案必然是,为中国的高楼大厦打造最铁的“脊梁”,没有时间止步,也不会止步。

来源:星辰在线

作者:林展翅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开福区站首页